活動報導

活動報導 點擊數: 882

2021.11.22「正念與善意溝通」課程報導

釋空行 報導

台灣佛教僧伽終身教育學會特別為僧伽辦理的「僧侶善巧助人系列」線上課程,於2021年11月22日邁入第六堂課,特別邀請資深的精神科主治醫師,同時是資深的佛法實修者—廖建智醫師主講「正念與善意溝通」

廖醫師的課程包含三大核心主軸:一、佛法與心理療癒;二、會談與溝通;三、正念與心理療癒。透過擴大僧侶對當代心理療癒的理解,以期佛法與心理療癒,能擦出更多的火花,用來幫助自己及他人處理困境。

一、佛法與心理療癒

首先,第一大核心主軸:佛法與心理療癒。當代的心理學派,主要從三個面向:一、行為;二、認知;三、精神分析,進行療癒。反觀佛法療癒的策略為何?從經典可知,佛陀常用「法的療癒」策略是「四聖諦」。換言之,「苦」是事件焦點,「集」是真相分析,「滅」是療癒目標,「道」則是治療之路。無論任何方式的療癒,其首要條件是建立在諮商師與個案的「安全」無虞的前提之下,方能運作。

二、會談與溝通

再者,第二大核心主軸會談與溝通人與人的「溝通」,可以分為五個層次:一、聊天(chat);二、談話(talk);三、溝通(communication);四、對話(dialogue);五、會談(或晤談interview)。

「溝通」是雙向,本質是為了滿足需求。二個或以上的獨立主體為了滿足各自的需求,透過個人的心智活動,將個人所要傳達的訊息,以各種媒介傳達給他人(可以是個人或團體等)。其媒介有語言表達或非語言表達等方式。然而「溝通」常犯四個錯誤(4D):一、作評價(diagnosis);二、講道理/應得(deserve);三、否定(denial);四、命令、給方法(demand)。

反之,「善意溝通」則可以使溝通達到良好的效果,又稱「非暴力溝通」(nonviolence communication),這是以人本心理學和同理心為基礎的溝通模式,此乃美國心理學博士馬歇爾‧盧森堡(Marshall B. Rosenberg)所提出的架構式溝通。由於他早年深受言語和肢體暴力之苦,不斷思索:「究竟是什麼,使人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,以致互相傷害?又是什麼,讓有些人即使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,也能心存愛意呢?」後來,他發現依循一種愛的語言—「非暴力溝通」,能夠化解溝通的衝突,療癒人際關係中的傷痛,建立和諧的生命體驗。

「非暴力溝通」乃透過四個元素:一、觀察;二、感受;三、需要;四、請求,達到良好的溝通。其前提是傾聽,傾聽的態度是要專注同在,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。因此,「善意溝通」是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,也深入傾聽他人的感受和需要,建立心與心之間的連結,自然化解衝突,豐富彼此的生命。

這種「善意溝通」是專業助人者,自助助人的第一步;即使是非專業人士也可以藉此方式,迅速改善溝通的能力,降低彼此的衝突,達到有效的溝通。從諮商輔導或心理治療的立場言,「會談」有一定的原則及技巧,其目的是收集資料、傳遞訊息,協助解決個案的問題。

三、正念與心理療癒

最後,第三大核心主軸:正念與心理療癒。所謂「正念與溝通關懷」,就是當溝通的目標聚焦在對人的關懷時,傾聽者是否也能覺察到當下自身的處境呢?也就是說覺察自己內在的心緒、思緒及情感,只是單純地看見自身的處境,但覺察不是干擾或壓抑。換言之,關懷者須覺察自身處境,釐清對方需求/處境,進而同理,提出需求,進行對話。關懷者在對話與關懷中可能出現的困境,諸如:道德價值的判斷、情緒的反轉移、內在狀況等。

四、佛教「念」、「正念」及「念住」的涵義

接著,廖醫師談及佛教內在覺察與專注力的開啟,並引經據典解釋「念」、「正念」及「念住」等名相,其中只有「正念」是作為聖道之一。

根據《阿毗達摩概論》,云:「念(sati)詞根意為『憶念』,然而(1)作為心所;它是當下能夠清楚覺知(其目標),而不是純粹回憶過去;(2)其特相是對目標念念分明而不流失;(3)作用是不迷惑或不忘失;(4)現起是守護或心面對目標的狀態;(5)近因是強而有力的想(thirasaññā)或四念處。」

《百法明門》說:「念者,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。定依為業,謂數憶持曾所受境,而不忘失,能引定故。」

正念(sammā sati)在《分別聖諦經》(《中阿含經》卷七.三十一)提到,世尊告諸比丘:「諸賢!云何苦滅道聖諦?謂正見、正志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方便、正念、正定。…諸賢!云何正念?…(對四聖諦)向念、念遍、念憶、復憶,心心不忘、心之所應,是名正念。」也就是正念是對佛陀教導的內容(如四聖諦),生起「念」的修持。

念住(Satipaṭṭhāna)則是(1)以特定的方法將念「現前」,並且以念「照顧」某事;(2)以此為出發、為基礎。

念住是種超然而接納的態度,構成「中道」。因為這種態度,避開了「壓抑」及「反應」這兩種極端。(出自無著比丘的《念住: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》)

佛教專注力訓練方式,主要分為兩種:(1)聚焦專注冥想(Focused Attention Meditation ,FAM):相當於奢摩他(止)的方式。(2)開放覺察冥想(Open Monitoring meditation ,OMM):相當於毘婆舍那(觀)的方式。(Antoine Lutz,2009)而透過正念的練習,可以提升奢摩他和毘婆舍那。

五、練習正念覺察的益處

以正念方法,每天十分鐘的練習,讓改變成為可能,簡單的開始——專注呼吸,持續、持續、持續。

近40年西方國家的學者將正念帶入科學研究,發現「念」的腦網絡要素有:警覺(alerting)、定向(orienting)、持續(sustaining)、衝突監控(conflict monitoring)、移出(disengaging)。經由正念訓練,透過神經可塑性使大腦產生實質的變化,藉由大腦的改變從而改善壓力的處置與調適。例如:面對壓力事件,透過正念(覺察),停止負面自動化認知,從而停止負面情緒反應。

腦科學研究,顯示正念可以增強前額葉的功能,減少杏仁核工作。正念可以幫助身體的調節、覺察情緒、調整恐懼、情感平衡、同理心、思考更有彈性、溝通更和諧、自律神經的平衡、身心穩定及提升生命的價值等多方面的益處。

六、結語

廖醫師善用譬喻,幫助僧侶了解當代的心理療癒,並且介紹紥實的佛學理論,巧妙地將佛法與心理療癒融合在一起。在課堂中,他詼諧分享其豐富的經驗,善巧解答學員的問題。讓七十餘位參與者在法的饗宴中,充滿喜悅,欲罷不能。學員們感謝老師精心設計的課程,獲益很多,並期盼在後天的工作坊,臨陣磨槍、實際演練,透過佛法和心理學的結合,幫助自己和有緣者度過生命的難關,開創更美好的人生。